萨孜村黏玉米抢“鲜”上市
7月5日,在塔城市华宝国际贸易中心附近,塔城市二工镇萨孜村村民杨治花摆放着两袋新鲜的黏玉米,不到两小时上百个黏玉米棒就卖完了。
杨治花说:“我家的玉米受欢迎无非是两种原因。第一,玉米抢先上市。第二,现掰现煮最大程度保留食材新鲜。”
多年来,萨孜村黏玉米一直是传统方式铺膜种植,每年7月下旬才能上市销售。
如何让黏玉米能提前上市,延长销售时间,2016年春,杨治花的丈夫马玉祥想到了菜农用于育苗、种菜的拱棚。
说干就干,当年3月底马玉祥使用拱棚种植了4亩黏玉米。在一家人精心管理下,黏玉米7月1日提早上市。等到其他村民种植的黏玉米开始销售时,马玉祥家拱棚技术种植的黏玉米已经卖了10多天,亩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拱棚技术种植黏玉米,首先是点播机铺地膜点种,其次是在外面使用弯曲的细钢筋与塑料布搭建近1米高的拱棚,相当于建造了一个小温室。这样,有利于春季忽冷忽热天气状况下给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目前,杨治花每年都将自己40亩地分为两种方式种植,少一部分是利用拱棚技术种植,多一部分露天种植,这样她家就成为村里黏玉米最早上市,最早受益的人,且销售时间也拉长了。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杨治花与马玉祥两口子从早上六点三十分就开始掰玉米,然后一个煮、一个卖,配合默契,当日收益近3000元。
马彦虎也是萨孜村种地的好把式。2018年,他不再观望,在马玉祥指导下,使用拱棚种植了2亩黏玉米,当年7月5日黏玉米提早上市,每亩纯收入1万多元,实实在在的效益让马彦虎信服了。
今年,萨孜村共有7户村民使用拱棚种植黏玉米,种植面积近百亩,让更多群众提前满足味蕾。
近年来,萨孜村村“两委”多举措引导村民种植黏玉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种植面积由2017年的70余亩,发展到如今的800余亩,平均亩收益6000元。今年争取摊位66个。
萨孜村村委会主任马志军说:“围绕二工镇党委提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种植效益的部署,在做大做强萨孜村黏玉米品牌的同时,村委会倡导村民发展蔬菜种植、绿化苗木等产业,最大限度提升土地的种植效益,引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